游戏门派

十四大门派介绍  少林

【门派来由】

中原第一名刹,佛家圣地。

唐宋以来,佛教大兴,也有众多慕名之人,尘缘未断,被收留寺中,做了俗家弟子。由于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俗家少林弟子往往心系武学,也学有所成。
少林鼎盛时僧俗弟子上千,称得上武林中第一大门派。

【战斗特色】

少林武功底蕴深厚,传说中的金钟罩、鉄布衫让少林弟子外家功夫天下第一,铜皮铁骨,很难被敌人打倒。

而当少林弟子攻击敌人时,则同时融汇外家功力和玄学功力产生巨大的威力。

当少林弟子与其他名门正派弟子共同战斗之时,他们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掩护同伴,同时保护自己。

少林弟子比较内敛,但当他们使用少林绝学,可以当场把敌人断筋断骨,废掉武功。所以少林弟子永远是最可敬可怕的敌人。

【门派特色】

开光:佛法圣物,人工打造之后赋予佛性,称之为开光。少林有一门药理绝学,带有药性的丸粒,可以急速起效,这种方法在当时中医理论看来绝不可能。这门绝学被俗家弟子发扬光大。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阵前制敌。丸粒晶莹剔透,恰似僧人圆寂之时的舍利,所以武林上把这门绝学误称为“舍利开光”。

佛法:若不是佛法深厚,少林七十二绝技并不会如此强大。因为绝学大多数需要坚韧意志以及取舍得当的分寸把握,所以俗家弟子为了开光绝学等,也潜心修行佛法,以期武学有成。
伏虎:少林伏虎并非空穴来风,中原山中多恶虎,少林僧人往往替百姓降服除害。但僧人不杀生,又恐虎出山林危害人间,所以捉来老虎大多寄养在山外俗家弟子处。后来俗家弟子有善驯虎者,以之为坐骑,煞是威风。不过少林僧人还是从来不骑乘老虎的。

【少林古刹】

少林古刹中一大奇观是塔林,乃少林名僧圆寂后舍利供奉之处。但打扰塔林宁静的因素也不少,所以俗家弟子常常要担任守卫塔林的任务。

少林的另一大奇观乃是传说中的木人巷,木人巷中实际上是木人傀儡,本用作僧人与之对练武功。

但最近江湖中出现很多其他种类傀儡,并非出自少林之手,这些傀儡身强体壮、刀枪不入,对百姓造成很大威胁。武林中都怀疑少林有什么不轨企图。实际上少林寺内木人、铜人傀儡最近也表现异常,让少林僧人苦不堪言,口莫能辩。

明教

【门派来由】

光明顶上,圣火熊熊。

自唐以来,波斯拜火圣教在中国广为传播,中南东南部为甚,称为明教。

大宋开国以来,明教教众聚集成军,屡次与朝廷发生冲突,称为江湖一大势力。

哪里有圣火,哪里就是光明顶,哪里就有明教弟子的身影。明教弟子涉足江湖之事本来不多,但圣教行为被各大名门正派视为异端,所以也在百年间积累下众多恩怨情仇,越演越烈。

【战斗特色】

明教弟子善于近身搏击,外功攻击列十四大门派之首,同时掌风中夹杂圣火的灼伤效果。

明教武功是典型的先发制人,当明教弟子祭起圣火之后,进攻威力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最大爆发,放弃防守,以其一招制敌。防守能力较弱的敌人,在明教弟子的一击之下,几乎没有可以翻身的机会。

明教以命相博的特征并非凭空而来的,而是明教弟子相信在自己血涸将亡之际,圣火能唤起自己的新的生命。所以即使明教弟子战斗中处于下风,也未必输给对手。

【门派特色】

圣火术:没有人比明教弟子对火更加了解,不同的火在明教弟子手中有不同的用处,这就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圣火术。对火的应用水平,对应着明教弟子对圣火术的修炼程度,明教中也把这看作圣火对弟子的青睐程度。

采火术:仅仅对圣火三叩九拜是没有用的。对于不同的燃烧状况,明教弟子能够知道圣火是否可以用作某种特定的用途,这需要对采火术的深刻理解。

骑狮子:狮子在西北地区广为应用,但如果你在中原地区看见把狮子当作日常骑乘的剑客,那么他多半是明教弟子。狮子适合长途奔袭,也适合短兵相接,西域传来明教的同时也把对狮子的偏爱带入中原。更重要的是,传说中正是狮子驮负着圣火来到人间。

【大光明顶】

原本明教所谓光明顶也是亭台楼榭,众多明教重要首领聚集于此。

自从朝廷开始剿灭明教,光明顶上发生数次大战,死伤无数。明教总舵退回经营多年的隐秘熔洞,这里成为新的圣地光明顶。

明教内部,等级森严,组织严密,各个分舵之间的斗争也从不停歇。对于明教何去何从,每个人更是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光明顶也在等待一个能够统一意志的声音。

波斯总坛从来没有忘记中土明教,波斯圣女使来到光明顶,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丐帮

【门派来由】

天做棉被地当床,残羹剩汤百家尝。

笑对人间沧桑事,看尽世态道炎凉。

莫问英雄何出身,万众一心盼国强。

经过几代帮主的建设,聚集在中原的数万丐帮弟子,实际上已经成为武林最大的帮派势力。丐帮总舵,戒备深严,可外抵强虏,内抗朝廷。在丐帮弟子身上,也往往具备一种令人折服的英雄气概。

【战斗特色】

丐帮高手在战斗中往往是愈战愈强,是典型的后发制人的门派。

丐帮弟子擅长近身搏击,近身时偏偏又很能腾挪闪避,和丐帮硬碰硬的敌人往往吃亏。而且其连击越多,攻击力越大,且远距离击杀,当敌人发觉丐帮的意图之后,无论苦苦坚持还是逃跑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丐帮功夫是主修外功,加之丐帮弟子常年与蛇虫为伍,打出的掌法往往带毒,其他门派的人往往避之不及。更有甚者,丐帮弟子利用虫毒,还可以使一群敌人同时短暂失明,江湖上莫不谈之变色。

【门派特色】

酿酒:丐帮弟子出身贫贱,聚啸山林,游走市井,大多嗜酒如命,同时也流传下酿酒的绝活。丐帮酿酒,常常用剧毒的虫蛇炮制,所以有的具备强身健体的功效,有的又是可百步穿肠的毒药,不解内情的人绝不敢轻易尝试。

莲花落:最初只是中原丐帮弟子外出乞讨时哼唱的小调,后来渐渐成为一门密传的内家功夫,酿酒之时,功力深厚的丐帮弟子往往使用内力调控发酵,不失为天下一大奇观。

骑狼:叫花行乞,时时要与狼狗搏斗,不知何时,丐帮内开始驯养一种体大如马的西北凶獒。只有丐帮弟子可以骑上奔跑,人见人躲,称之为骑狼。

【丐帮总舵】

丐帮总舵座落太湖之北,直通洛阳,居中原地区的天元之位。

总舵戒备深严,外部是高墙岗哨,内部有房三千户,有酒坊、园林和演兵场,实际上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小型城池。

丐帮讲求忠烈节义,奉春秋时名相百里奚为祖师爷,同时供奉关公、杜康等,所以总舵里还有他们的祠堂。

武当

【门派来由】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集幽、奇、秀、美为一体,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自南北朝起这里就有众多武林中人隐修于此,武当派最初只是在此修道隐居之人的松散朋党。

自第一代天师起,武当越来越紧密的成为江湖上难以忽视的派别,近几十年更是可以和少林相提并论,隐隐有武林领袖的风范。

武当派并非道观,却深喑道法,收藏众多道学经典。皇上欲修《道经》,就选取了声名渐隆的武当山。

【战斗特色】

武当道法深厚、武功博大雄浑,内功位列十四大门派之首。

同时道家弟子的武功中有玄功的成分,对他们的攻击进一步加强。

武当弟子典型的仙风道骨,作战也是风度翩翩,攻敌于百步之外,同时可以移形换位,几乎做到敌不沾身。面对狂暴的敌人,他们还可以通过道家玄法,牢牢的把敌人定在脚下、不得动弹。所以多么穷凶极恶的敌人也不敢在武当弟子面前造次。

在群体对敌的过程中,武当弟子总是一剑定江山的领军人物。

【门派特色】

炼丹:炼丹之风,百年前曾风靡神州,僧俗道皆有修炼。武当弟子修道,且比之游方术士更有炼丹的本事。一方面武当百年来经验积累,另一方面炼丹与修炼密不可分,武当武学也是与炼丹之术相辅相成的。

道法:炼丹如果剥去金石采集、燃火炼化的过程,炼丹食丹之人本身也需要有很好的道法修为、吐纳真法,方才保证金丹确实有想要的效果。

乘鹤:御鹤成仙,本是修炼得道的标志。但上一代张天师,偏偏自极北苦寒之地寻来灵鹤幼鸟,精心饲养。现在武当仙鹤,不再迁徙,且可让身轻之人骑乘。武当弟子乘鹤下山,往往被寻常百姓惊为天人。

【武当仙风】

北宋初年,中原瘟疫,张天师前往东京汴梁与人治病、散发丹药,立下了大功,成为第一代御赐真人。

武当此时正是繁盛之时,山顶实实在在的以黄金为砖,修起了一座散发眩目光芒的“金殿”。

峨嵋

【门派来由】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嵋山,神韵灵秀,同时是佛、道两教的名山,从唐朝起始有习武之人,不过当时峨嵋派在整个武林还是默默无闻。

几十年前,大宋水军沿江而上,一举灭亡了蜀国。蜀国的高手很多隐居至峨眉山,渐渐的,使得峨嵋崭露头角,成为江湖中的一大门派。

【战斗特色】

峨嵋弟子身上同时具备菩萨和金刚的特性。

一方面,峨嵋弟子有强大的内力攻击,同时夹杂着寒冰伤害;同时对自己的保护可以说是最全方位的,他们可以以内力形成对自己的保护伞,多么强大的攻击也不能伤其本身。关键时刻,他们甚至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刀枪不入,无敌于阵前。

另一方面,峨嵋弟子可以用武功迅速治疗自己与同伴的伤势,高级的峨嵋武功,甚至可以将同伴起死复生,在群体作战时作用巨大。

【门派特色】

制符:峨嵋山佛、道兴盛,峨嵋派也掌握着武林中一种独特的技艺 - 制符。江湖术士的桃符可以镇妖驱邪,而峨嵋派将“符”应用到实战对敌中,外人总是不明就里。但峨嵋弟子行为端正、光明正大,所以峨嵋制符也没有什么非议。

灵心术:很接近很久以前传说中的“媚术”,可蛊惑心智或加强意志,实际上灵心术才是峨嵋制符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技能。峨嵋弟子对外很少提及灵心术的修炼。

御凤:峨嵋山果然是灵秀仙山,有一种青蓝色大鸟,峨嵋弟子对其可招之即来,御风而行。所以江湖上都说峨嵋弟子可以御凤。可是最近几年,传言有人看见一些高级的峨嵋弟子所驾驭的确确实实是满身金黄如同传说中的凤凰一般。

【峨嵋天下秀】

峨嵋山上猴子多,有些乖巧的猴子惹人喜爱,有些恶猴则常常骚扰百姓,带来很多麻烦。

峨嵋派位于黑水、白水两大水系之间,亭台楼榭,景色非常美丽。

峨嵋掌门乃是一位年轻女子,而且门下美女如云,位于佛道名山,所以江湖中人对峨嵋总有一番猜度和想象。其实峨嵋并非道观庵堂,也不是只收女弟子,但峨嵋弟子往往也参禅悟道,加强心智,内敛行为。

天龙

【门派来由】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点苍山十三峰巍巍而立,俯视着洱海之畔的百里之国 - 大理。

大理皇室出身中原武林,笃信佛教,历来皇室子弟多出家苍山天龙寺。在佛院钟声里,隐藏着段氏一辈一辈高手,这个强大的力量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根基。

中原武林称之为“天龙”,位十四大门派之列。

【战斗特色】

天龙几乎所有武功皆为外功的隔空打击,以指为剑,且命中极高。

另外门下弟子艰苦修炼,对毒、火、玄、冰四种打击抗性较高。

天龙比较特色的高级技能还可以隔空点穴,把敌人定身,或者卸去敌人内力,在某些以内功见长的门派看来,天龙弟子是非常危险的敌人。

【门派特色】

制蛊:大理是白族国家,皇室多与南疆各族通婚,所以天龙寺内各族家眷众多,其中出身苗、夷的师娘会传授天龙弟子神秘的“制蛊”之术。其实蛊并非什么神怪之物,而是利用南疆特有微小昆虫或植物对人的神经脉络加以干扰,学习起来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经脉百诀:无论是隔空点穴还是制蛊,熟悉经脉理论均很重要。在天龙寺传授的“经脉百诀”在制蛊时起到关键作用。

骑马:天龙寺内特别饲养大量马匹,对外宣称是为茶马古道的商者提供闻名遐迩的滇马,实际上是为了大理国在不测之时征兵作战之用。所以天龙弟子马术精湛,穿梭于滇西多山多水之处非常方便。

【大理风情】

天龙寺依山傍水,风景非常秀丽,特别是大理茶花开满全寺,异常娇艳。

天龙寺中有著名的崇圣三塔,实际上塔下危机四伏,与关于大理的传说有关,作为天龙弟子,身上时刻都肩负着神秘的使命。

星宿

【门派来由】

星宿海深深的躲在荒原的绿洲里,常年的雨水积累成湖。

星宿派并非存在于大宋领土之上,而是靠着自己的力量顽强的在塞外生存着。

这是一个由不臣服于西夏的汉人边民组成的草民力量,丁春秋把这个力量发展成为一个最强大的门派之一,所以在星宿里,不该有人不认为丁春秋就是神。

【战斗特色】

星宿武功以毒为主,对阵之前,对手往往已经着了星宿弟子的道,不得不忍受持续的各种剧毒伤害。

星宿弟子的掌法也许不算最强,但绝对最让人胆寒,战斗中对手经常被他们扰乱心智,产生巨大的恐惧。战斗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也许是星宿偏偏就是名门正派天生的敌人,他们对以内功为主的正派武功防御的又很好。所以星宿门人,永远是让人最头痛的对手。

【门派特色】

制毒:星宿用毒,天下第一。制毒是星宿独有的一种炼制药物的复杂过程。星宿弟子的每一次攻击或者自保,总有毒物在手。毒,对于星宿弟子来说,几乎是达到目的的一切手段。

引虫术:和丐帮一样,星宿制毒也是虫毒,在星宿海这样一个虫蛇众多的地方,星宿制毒发展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制毒的前提,是能够捕捉足够的毒虫毒蛇,在星宿门下,有一种独特的引虫术来作为保证。

御牦牛:对于生活在百里高原湿地的星宿弟子来说,没有比牦牛更好的骑乘了。尽管在外人眼里,牦牛这种不驯服的家伙如何骑得。

【星宿春秋】

星宿海在中原人的想象里,常年是一处雨水丰富的湿地。

在星宿海,蛇、蝎、蛤、蜈蚣、壁虎“五毒俱全”,但星宿派偏偏称之为五神。不知道对于生活于斯的他们来说,毒虫是敌人还是朋友。

天山

【门派来由】

灵鹫宫远在天山,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却悄悄控制着中原至东南沿海大多数江湖帮会。所以江湖上谈起天山派,不谈“天山”,往往用“宫里”代替。

灵鹫宫当然不在雪山峰顶,而是在天山南麓一处温暖湿润的所在。众多弟子居住于此,灵鹫宫实际上即是集市、也是城堡。因为方园百里皆是其控制范围,所以灵鹫宫从未经过刀光剑影,一派安乐祥和景象。

天山童姥是天山唯一的神,见过她面目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只是从血腥的江湖故事里听到过这个恐怖的名字。

【战斗特色】

天山灵鹫宫的武功以诡异著称,常人看来天山弟子几乎是一个鬼魂。

实际上天山弟子的攻击也是外家功夫,但只有敌人才知道他们同时给予的寒冰伤害。而且他们的攻击在关键时刻会连连爆击,所以轻视他们的人大多已不在人世。
真正让所有武林中人胆寒的是,天山弟子在战斗中身形飘忽,可以瞬间隐没自己,待合适时机实行一击必杀或者点穴定身。不光自己,他们还有隐没同伴的能力,几个天山弟子几乎可以在瞬间隐没整个军队。

天山弟子,是天生的刺客。

【门派特色】

玄冰术:天山武功,以寒冰见长,掌中带冰,冰中有气。天山玄冰,已非寻常之水结成,可以在烈日炎炎之下,经久不化;可以在寒冬之日,瞬间蒸发,化作杀气。天山弟子用冰,如同星宿用毒、峨嵋用符,是武林中大大出名的制敌手段。玄冰术的作用就是不管何时何地,掌中成冰,好似凭空抓取一个物件一般。

采冰术:采冰术是天山的内家功夫,采冰的修炼,才使得玄冰术的掌中成冰变成可能。但采冰术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天山弟子对这门技艺的修炼是最刻苦的。

御雕:天山有大雕,名曰灵鹫。这也是天山灵鹫宫名称的由来。灵鹫翅短掌宽,不善飞行却善奔跑。

【缥缈天山】

缥缈峰海拔不高,没有冰雪,反而多雾,一年中倒有半年无法看清山中面貌,所以叫做缥缈峰。天山盛产雪莲,但如果从缥缈峰灵鹫宫出发,登至雪山顶采集雪莲,也是一条艰难而危险的路。

灵鹫宫里,大多是中原汉人,但也和平相处很多当地各族人士,他们为灵鹫宫的日常运作辛勤工作。

灵鹫宫里泉水多,而且是雪山冷泉,冷泉水有两大好处,一个是可以变成天山弟子掌中玄冰为杀人利器,另一个是适合浇灌葡萄,让葡萄甜而不腻,肉厚汁多,所以灵鹫宫的葡萄也是西域最佳。

逍遥

【门派来由】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风过处凌波微微,水映玉璧,掩映着逍遥所在神仙府 - 凌波洞。

逍遥派弟子不多,也不聚集成群,有朝廷为官者也有游荡市井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逍遥子一人之门派,逍遥子在哪里哪里就是逍遥派所在。所以江湖有云“未曾见过逍遥的人,只曾听过逍遥的事”。

凌波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奢华铺张,反而显得崚峋简陋,还经常人去洞空。但凌波洞总对逍遥子有特殊的意义,几年里总有些日子凌波洞会有人间烟火。

【战斗特色】

实际上逍遥派的武功博大精深,但逍遥弟子往往未必能样样精通。

在江湖中走动的逍遥弟子,往往极力避免与敌人直接接触,他们有各种奇门遁甲之术伤敌于无形,所以被他们打伤的敌人,经常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为谁所伤。

在群体作战中,如果有逍遥弟子的存在,那么战斗往往变的不可思议,他们最恐怖的作用是短暂的废掉对方群体的武功。

【门派特色】

奇门遁甲:逍遥门派不仅仅是一个武学门派,同时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和修养标准。所以很多外人斥之为奇技淫巧的小工艺在逍遥大行其道,成为一门绝学。很多逍遥制造出来的小东西,非常有实战价值,大大增加战斗的乐趣和成功率。

六艺风骨:在逍遥看来,奇门遁甲是工艺水准,六艺风骨是修养水准,两者相辅相成。如果能在奇门遁甲方面有所成,六艺风骨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

驭鹿:一般的鹿容易受惊,根本无法当成坐骑。逍遥派弟子能够驾驭一种很奇特的鹿,能够像马匹一样长距离稳定奔跑 - 当然,也必须有逍遥的轻功才可以骑乘,否则鹿是承载不了人体的重量的 - 而且保留了鹿的特点速度更快爆发力更强。

【凌波逍遥】

凌波洞里石笋丛生,洞壁上有一种奇特的矿石,任何微小的灯光都可以让整个凌波洞折射出奇异的光芒。

对于武林中人来说,凌波洞更如同一个宝藏而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所在。不同的地方有主人最痴迷的不同宝贝 - 失传的棋谱、刻在石壁上的武功秘笈以及让人神往的石像。

逍遥派隐居江湖,但他与朝廷的关系却时最紧密的。当世的名人,不知道与逍遥派有多少千丝万缕的关系。

慕容

【门派来由】

燕皇遗脉,大燕国遗孤。

五代十国乱世纷争,大燕曾一统天下,慕容这个姓氏天下敬仰,虽然乱世当中大燕国已灭,但是慕容世家却一代代的传了下去,不凡的来历以及玄奥的武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武林人士拜在慕容门下。

慕容世家弟子传承悠久,风度翩翩行为潇洒,行走江湖总能引起阵阵热议。

【战斗特色】

慕容世家弟子内劲深厚,招式精奇无比。慕容世家弟子与人对战之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术,常常会令对手惊愕无比,从而反败为胜。

慕容世家弟子与其他名门正派弟子共同战斗之时,常常以出其不意之术打击敌人,神出鬼没之处令人心惊胆寒,为天下武林同道所敬畏。

慕容世家弟子研文习武,一旦有人触怒于己,立时会以狂风暴雨之势将其击退,所以天下武林人士皆不愿与慕容世家弟子正面对战。

慕容世家弟子擅长内功攻击和玄属性攻击。

【门派特色】

磨砺术:慕容世家先辈们在战场杀敌常常随身携带一些兵符,这些兵符经过药草的浸泡之后,会有非凡的奇效,逐渐的慕容世家将这份本领沿传了下来,慕容世家的弟子称其为磨砺术。

卜卦:慕容世家的弟子每战之前常以卜卦之术测此战凶吉,逐渐他们发现这些特殊的行为可以使得磨砺术产出的兵符效果加强,于是慕容世家弟子常常将磨砺术与卜卦一起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驯羚:羚羊生性矫捷,若不是有非凡的身手是无法将其驯服,慕容世家弟子在江南水乡历练,身法飘逸才能将这些羚羊一一驯服,用来代步。

【慕容山庄】

慕容山庄幽居江南已久,庄内溪流、湖泊不绝,纵眼望去皆是舟船,楼宇寰阁之间花香四溢,江南美景数不胜收。

慕容山庄收藏天下武学秘籍已久,庄内的藏书水阁尽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典藏。

唐门

【门派来由】

游龙掠影戏日月,暴雨梨花落星辰。

唐门先祖师从春秋战国百家先贤之墨子,习得墨家冠绝天下的土木工匠之术。历经乱世,墨家弟子渐隐于世,唐氏先祖便携家眷归隐于四川蜀地的崇山峻岭之中。日月流转,唐氏一族经历五代十国,隋唐之殁的战火,于北宋年间,凭借对机关暗器的精妙掌握,渐渐于武林中显露出来。

唐门弟子自幼习武,深谙生存之道的他们不仅懂得提取毒草之中的毒素,使自己的武器更具威力。同时,善于使用机关暗器也使得他们可以轻易在山林之中列渠道猛兽。飘忽不定,形同鬼魅的身法更是在穿越丛林,跋山涉水所习得。当唐家武学融入诸多为谋取生存而练就的杀招,整个唐家武学的一招一式都变得凌厉非凡,杀机重重。

北宋末年,当唐门弟子蒙受家族之命下山拯救处于战火之中的百姓时,行事不羁的他们往往以狠辣的手段屠尽贪官污吏满门,而后散尽得来的千金于民。蜀地百姓广为传颂,而江湖中的不义之辈皆闻之丧胆。

唐门之人,以家族为大,却不均泥于门户见地,不恪守正邪之分,是对是错,凭自我判断。同时,神秘莫测的机关,漫天花雨极尽而出的弩箭手法,也成为唐门弟子傲世天下的锋利武器。

【战斗特色】

唐门弟子内劲强横无比,攻击之中多以内劲注入金石弩箭之中伤敌。同时又懂得淬毒之术,机关箭雨,一招一式都充满杀机,凌厉非凡。

唐门弟子本就自小习武,修得一身深厚内力。又参习过玄学之术,以玄学之理引入机关器械的制作之中,武功套路变幻莫测,长期生活于蜀地的之中,他们练就出形同鬼魅,变幻莫测的身法,配合以爆发伤害超高的巨大战弩,更是将远程伤害催发到极致。即便哪些拥有强悍体魄的敌人也无法直接面对神机弟子凌厉至极的攻击,更莫论唐门的至强绝学暴雨梨花针。

唐门弟子各种奥妙无双的弩箭技艺,以及充满杀机的机关技艺,往往在对敌之前便已占得先机,对敌之中,更是以连绵箭雨形成瞬杀之局。

唐门弟子擅长内功攻击和毒、玄双属性攻击。

【门派特色】

编纳术:编纳绫罗,编制锦囊最初为唐门女弟子所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艺。最初,唐门女弟子多在锦囊之中藏纳渡槽,以备不时之需,知道唐门弟子多于山林中猎杀猛兽时,取囊中毒草淬以机关时,此等技艺也渐渐流行开来。他们将具有不同效用的草药缝制到锦囊之中,只待在对敌时,淬以弩箭机关上求得克敌制胜。

百草识辩:编制香囊的唐门弟子天生对于毒草的辨识便有自己的心得,这样才能方便他们在不同时机使用不同的草药致胜,而只有对百草的只是掌握无误以及对毒草天生的嗅觉感知,才不会被自家的毒所伤。

【唐家堡】

唐家堡地处四川蜀地崇山峻岭之间,毗邻天险深渊,自五代十国后,唐家子弟自幼习武,掌握着绝人的轻功与弩箭技艺。唐家堡中建筑富丽堂皇,且杂糅奇巧精妙的机械手法,凭借天险地势与连绵的竹林灌木,令这座偌大的堡垒即有巍峨雄伟之势,也有神秘危机之感。

横亘天坑的空中楼阁与铁索桥是唐家堡独有建筑,护卫在唐家堡内堡的机械傀儡隐含着唐氏一族隐蕴不出,但足以傲世天下的森冷杀意。

鬼谷

【门派来由】

笑谈千秋纵横事,覆手风云帝业成。

鬼谷一脉诞于春秋战国,祖师王禅本为道家圣贤,后以纵横之术承得威名,又因其隐居云梦山鬼谷之中,自称鬼谷先生,世人尊称鬼谷子,鬼谷一脉传承繁复,博通古今,而此中门徒多为聪颖卓绝,某冠天下之辈,前有苏秦、张仪得拜门中,后又孙膑、庞涓、商鞅、韩非为其后辈,泱泱弟子,无不是人中龙凤,权倾一方。

鬼谷门人擅纵横权谋之术,取意变动阴阳之法,以柔弱胜刚强,或掌合众之道,以阳谋定天下,或承连横之法,以阴谋成霸业。此中阴阳反复,涉足社会纵横,自然地理之基。又牵宇宙天地玄妙,而门派武学又暗合观星卜算,紫薇斗数的无上奥秘,招式如云如水,如月如星,变幻万千,捉摸不定。

日月流转,万物变迁。九州之地王朝更迭,而鬼谷门徒游历其中,或为大隐于市之高人,或为朝堂之上的权臣,皆以纵横天地之法,定夺天下。然行事之人皆不言师门中事,故鬼谷一脉渐泯然于世人口舌,而愈尘于历史洪流中。

直至北宋年间,天下纷乱,云梦山鬼谷之地亦不能免,是故,素以权谋定天下的鬼谷传人终舍弃看淡天下大势之心,得出山门以解宋朝危局,善文者登入朝堂之上,谋定一方,善武者历练江湖,护佑百姓,鬼谷众人,出尘于世,红尘琐事,难入法眼。故除严守山门之规外,其余世俗教条,皆不以为然,门徒中人可凭一己武力,灭尽山匪蛮夷,亦能凭借口舌之威,假借旁人之手,颠覆朝堂乾坤。所行之事,只凭心中无愧,善待苍生,推动天下大势。

【战斗特色】

鬼谷弟子皆习得顶级内功心法,常常催动内劲便可伤敌百步之外,其招式暗合天地玄机,术数万法之妙,如云如水,避无可避。

鬼谷弟子自幼研修符箓与观星之术,并将这等高深玄学之术引入武学招式之中,以己身道法之领悟催动符箓刻画,并以丹田潜藏之罡气引爆符箓之威力,此中奥妙,旁人不可猜度一二,而更无论鬼谷弟子皆掌控无上观星术数,可引得天地灵气动荡,周天星斗投射,成就千机阵法。克敌制胜,鬼谷武学轻打伐,重奇谋,门中弟子往往可在恰当时机,以一己之力摆下诸多奇阵,便可扭转胜败之局。

鬼谷弟子擅长内劲攻击和玄、火双属性攻击。

【门派特色】

鬼谷符箓:鬼谷门人专注修身养性,感怀天地之道,并将自身领悟注入雕琢勾画玉符之上的一笔一划,灵玉乃养人润神之物,若承得变动阴阳的无上秘法,更能催动其强身健体的无穷裨益,是故,鬼谷弟子在游历江湖之中,皆携带数份玉符,以备不时之需。

灵玉术:天地浩气,皆以养玉,灵玉润润,皆以养人,鬼谷弟子自古研修祖师传承的养玉之术,采取天然玉石奉于天地灵气充盈之处,日月周转,玉石皆灵性十足,若将此中宝玉用以符篆制作,缺能为这原本就神妙无比的玉符功效更添几分。

【鬼谷】

鬼谷位于河南云梦山崇山峻岭之间,为一处常人难以寻觅的世外仙境,自春秋战国始,鬼谷子隐居于此,收纳门徒,此山中一隅便成为鬼谷一脉传承前年的山门之地。鬼谷弟子文物双修,且颖悟绝人,自然地理,八卦术数,无一不精。其掌握出神入化的道学招式,且常常能催动天地万物补足己身,削弱敌势,此消彼长,可怖非常。

鬼谷建筑布局暗合阴阳三才大势,星斗阵列,凭借自然天险搭建一道道玄妙无比的坚固屏障,亭台楼阁的设计巧思暗伏,或可相助鬼谷弟子修习自身,或能防御敌人潜入要地。

鬼谷之中的观星台与南柯水镜是鬼谷的独有建筑,而一条条连接鬼谷各处的小径也未必不是这座偌大的鬼谷阵法中的点点纹路。阵中杀机,无人小试。

桃花岛

【门派来由】

桃花岛立派先祖,姓李,讳上沧下海。江南李氏幼女,西夏太妃李秋水之妹。昔,师祖伴姊求学于逍遥门下」宿慧敏黠,无有不得。

师祖幼且慧,见逍遥因无崖子之思而有散裂之兆,不欲身处旋涡,退而归家。两年,遍阅群书,携箫剑入江湖。避西北而下东南,随船入海,上下索己之道。 某夜于平湖泛舟,遇齐鲁黄氏子弟一夜长谈,引为知己。后两人于东海桃花岛归隐,遂成后世桃花岛之学。

【战斗特色】

桃花岛门人如天海明玉,攻击时身法万千,容止绝艳,攻势如天人合一,桃花满天,可诗可画,是以伤害见长的中远程门派。

桃花岛门人同时操纵自身以及离人偶发动攻击,离人偶的位置乃是桃花岛武技核心,优秀的桃花岛弟子,偶身如己身,可如臂指使,恍若比翼之人。桃花岛武道多变,对弟子要求很高。不仅身法尤为灵动、姿势更要如行云流水,箫剑为武器附属自在潇洒之极。即使在各大门派围攻中仍游才有余,不失风雅之意。 桃花岛门人擅长外功攻击和冰属性,毒属性的攻击。

【门派特色】

离人偶:桃花岛之偶人,唤之离人,取“何物忽灵化,暂见别离人”之意。桃花岛弟子皆有一偶,门人追求与偶的配合,万般变化皆在其中操偶之术如分神化物。

格物之术: 不同于其他门派,桃花岛的修行多似文人墨客之举, 研书绘卷,格以致知:聪以知远明以察微:述时人之所尚,表己之所从。

通感:通感是桃花岛门人代代相传的感知技艺。对得后可切身体会所读事物,与其互通感受,从事物本身观察运作之理。若在格物研读时善用此技,定能事半功倍。

【桃花岛】

桃花岛位处东海,为大小两个岛屿。初李沧海和黄氏子择其为隐居之所:筑奇门阵引蜃气弥漫岛周,又造三百迷津环绕,旁人不得轻易靠近。桃花岛分子母双岛,岛上桃花林竹林遍布,一草术看似自然生长实则可由岛主控制,变幻真测,随时可成形化阵。

母岛是桃花岛弟子常驻之所,幽僻之处另有汤池几所,可供弟子神思粹体,精心养气。子岛上有数丈桃树一株,先祖与先生石像两尊,定时清扫,平时鲜有人迹,是为祭祖怀念之地。

绝情谷

【门派来由】

绝情谷立派掌门,号为朔风,原先姓范,虽为捡来之子,但颇受范公爱重,并取名为范正轩,范正轩自小性情飞扬,更是被视为天才少年,自小随范公多次迁谪,因其所见所闻,偶感厌烦繁琐沉重之宗训,更向往江湖风云,后又因邠州之事,范正轩满心不解,郁愤与委屈,遂意气出走,决意前往江湖。

江湖数年游历,范正轩经历了好友相聚、武林惊变、皇权阴谋、痛失好友等一系列的大事,心中甚痛。而后,启出好友家族秘宝,深觉武林朝廷之可笑,最后又得范公点拨与所赠佩刀,于范公逝世之后,远遁红尘,更名朔风,后习得最高武学,建宗立派,命名为绝情谷。门派中人,遍布各地,身份各异,以号为名,做事不论对错,唯心而已。

世间无我,出处是我。

【战斗特色】

绝情谷弟子以修习外功为主,将外功功法与刀刃融合,化刚硬为凌厉,招式行云流水,俊逸飒爽。与敌人对战之时,绝情谷弟子不拘于与敌距离,可近可远。

绝情谷弟子不止精修武学,还精通文学,为文武双全之人。绝情谷门人擅操纵三刀为其作战,于战斗之中,根据需要,随时变换武器招式与用途,其动作流畅俊逸,潇洒不羁,绝情谷武学招式多样,对弟子要求颇高,能战胜敌人于无形之中。

绝情谷弟子擅长外功攻击和火属性、玄属性攻击。

【门派特色】

通刃术:绝情谷弟子,手挥三刀,三刀之意各有不同,其和谐可谓重要,通刃术意在修习人刀之和谐,亦是修习刀刃之和谐,修习通刃术,可提高武学修为、提升自我修养,亦可令人刀和谐、刀刃和谐。

焚心:三刀之意,须以通刃,三刀之精,须以焚心。绝情谷弟子自入门伊始,被授以三刀,以此修行,而焚心意在斩断前尘杂事,排除心中邪念,摒弃外界纷扰,在修习三刀时,方可集之大成。

【绝情谷】

绝情谷位于邠州,是由掌门朔风辟得,前临湖后靠山,是为依山傍水之地。

山庄占地面积广泛,除了设有主楼供门中弟子文武两学修行外,还设有诸多休闲场所,可供弟子修行之余,还能修养身心,劳逸结合。

藏锋楼为绝情谷最为核心之处,是由朔风亲自监造,采用圆楼风格,可防暑固风,巍然立于门派中庭,除有庄严之感外,在主殿种植枫树与设有水池,还添加了柔和之感。

休闲场所更多提现是自然风光,三三两两的房屋采用了江南建筑风格,将江南美景复制于此,享受自然之感,在课业修习之余,门中弟子可与三两好友共饮开怀,还可于枫林之中抚琴寄思,后山陡峭险峻,有居高望远之意,乘翼观景,何不悠哉。